新闻动态

最高明的医生就是自己

浏览次数:    发布 31    

      人们大都愿意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之中,而对现实持一种批评态度。在心情得到稍稍的舒慰之后,又不由自主地浮起对未来的向往。作为惯常的生活形态,很少有人意识到上述情绪变化对身体所造成的影响。所以,也根本想象不到这种连贯的情绪状态与人的健康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从而使得人们无法自觉地认识到:从情绪变化的整体性质上看,它本身就是一种自病自医的典型表现。如果碰巧你也没有意识到的话,请你不必有任何自卑的想法,因为这只是具有高度职业素养与文化底蕴的医生才具备的洞察能力。况且这种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过,如果你愿意深入研究并亲身实践其中所蕴藏的道理,并倾向于相信“最高明的医生就是自己”这句话。那就不如暂时收拾一下身心,随着文字的流动而走入一门新兴学科—中医心身医学的世界。
      早在20世纪910年代初,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的赵志付博士就在«健康报»上撰文指出:随着社会生产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心身疾病与日俱增,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已不是肺炎、肺结核等转染病,二是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现在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死亡率最高的都是心血管、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和心身相关的疾病。面对这种趋势。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民健康事业的需要,必须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等综合角度来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病研究出预防和治疗方法。
在线客服
业务服务热线:
售后服务热线: